4月7日,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末,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1839亿美元,于2月份相比,一个月增加507亿美元,增幅为1.62%。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6650万盎司,较上个月增加58万盎司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央行继去年11月以来,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,累计增持386万盎司黄金,如按区间均价计算,对应增持金额近500亿元人民币。 ——来源:中国基金报
今年3月初,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宣布破产,这个“暴雷”让金融圈引发大震荡,欧美多家银行风险系数大增,签字银行在短短两天之内便步入硅谷银行的后尘,*共和银行如今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,随时可能会宣布破产。除了这些之外,欧洲的瑞士信贷同样陷入危机,被瑞士银行收购。美国银行业“地震”之后,美国政府也及时采取措施来弥补,财政部和美联储同时出手,不过效果并不理想,股市出现大幅波动,避险情绪升温,国际金价则开启“狂飙”模式,一路飙升,从1800美元直接飙至2014美元,之后有所回落,4月初再次突破2000美元,之后保持在2000美元左右徘徊。
金融波动,导致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了黄金身上。其实除了投资者之外,各国央行同样没有停歇,参与到抢购黄金的“热潮”之中。其实,央行并不是当下参与“抢金潮”,早在2022年11月份开始,央行便开启了“买买买”模式。从2022年11月份开始,到今年的3月份,已经连续5个月,我国央行都一直在增持黄金,仅次于土耳其,成为2022年以来全球第二大黄金增持国。我国央行现有黄金储备规模达到2050.34吨,折合成美元高达1202.83亿美元,7000多亿人民币,这个数值占据我国储备资产总额的3.63%。当下环境,黄金价格飙升,各国央行更是疯抢黄金,我国央行自从2019年10月份以来,首次增持黄金,也是自2008年黄金储备占比达到0.86%*低点之后的又一次增长。
为什么近期大家都关注央行购买黄金?
2022年,全球央行购进量累计达到1134吨,创有纪录以来的新高。对比起黄金,美元变得不再那么“诱惑”,于是各国央行逐步开始抛售美元资产而增持黄金。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美国激进的加息进程频繁导致,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,再到去年的“俄乌战争”,美元指数一直不稳定,美联储便开始大幅加息,美元指数从90点涨到了114点,激进加息对美国经济来说是利好,毕竟没有其他货币能够取代“美元”霸主地位。可这番操作,让其他国家苦不堪言,经济影响非常大。一味地提到美元指数,达到极限点便会反噬,各国央行开始通过利用美元购入本国货币和黄金,以防止金融风险发生,毕竟黄金在一定程度上,能够取代美元的用途。
而从近期的数据来看,央行1个月入手40吨黄金,这个数据非常吸睛,力度也着实让人惊讶。央行购买黄金的目的并不同于投资者,投资者着眼于当下黄金价位高低,买进卖出能否大赚一笔。央行买黄金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,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。
为什么央行要增持黄金?
黄金的价格波动率相对来说比较低
波动率的指数往往反映着市场情绪的变化。黄金是重要的避险品种,价格走势和波动率指数有着很强的相关性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的数据来看,自从2001年以来,黄金波动率低于全球绝大多数权益类资产。
黄金抗通胀能力强
黄金集多重属于于一身。1、货币属性,黄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取代美元,成为世界通用货币。2、商品属性,黄金可以作为首饰装饰品流通于市场。3、金融属性,抗通胀能力强,黄金ETF的推广,使得黄金流动性大大增加,一定程度具备追涨杀跌的特性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,不管是高通胀还是低通胀,黄金的收益率均高于同一时期商品价格的涨幅。
黄金有着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率
其实在低通胀的情况下,黄金的年华平均收益率为7.8%,高通胀时,则高达13.8%。不过在2018年以来,黄金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都超过了6%,要高出同一时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,意味着黄金是增值保值的一种手段。
黄金收益率不亚于其他各类资产
在过去的30年,黄金的一直处于上涨模式,其价格涨了数倍。首期《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》发布时是330美元/盎司,2022年底涨到了1814美元/盎司,在本次银行业地震之后,黄金再次飙升,高到2014美元/盎司,之后出现回落,保持在1980美元/盎司左右。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,当金融危机、战争、政治动荡等大规模事件发生之后,可能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崩溃时,黄金就会挺身而出,发挥重要作用。其实,就是黄金的实物性和流通性能够让人们继续交易和支付,从而保持一定的财富价值和流通性。
尽管我国央行一直在出手囤黄金,可跟美国、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,我们的黄金储备依然非常低。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,黄金增持储备,可以促进储备资产多元化,提升保值增值性。
|